图片
笔名四毛的我,喜欢台湾女作家三毛,这算不得秘密。从小就喜欢读书码字,对作家神往已久,对女作家更是情有独钟。说实话,能够拜读《呼兰河传》,还是先看到了小宋佳演绎的电影《萧红》。小宋佳在美女如云的娱乐圈里算不得多美,胜在气质好,演技也不一般,她把萧红凄婉苍凉的一生,演得丝丝入扣动人心弦。于是,我迫不及待地要读一下萧红的代表作了。
《呼兰河传》是被誉为“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”萧红的巅峰之作,鲁迅、矛盾倍加推崇的长篇小说。萧红在寂寞忧郁、苦闷怀旧的心情中,写完的这部长篇小说,她期盼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中,换回一点情感和精神上的希冀和慰藉。两年后,萧红病逝于简陋的临时救护站。
“民国四大才女”之一的萧红就此拉下了人生的帷幕,正值风华盛世的31岁芳龄,可叹可惜!我们再也读不到第二部《呼兰河传》,再也读不到那唯美的叙事诗,多彩的风土画,凄婉的民歌谣了。
《呼兰河传》是萧红对童年生活的回忆,字里行间点点滴滴透出她的寂寞和凄楚,她对人世的那双刀子般锋利的锐眼和一颗忧郁凄苦的灵魂。
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。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;长大就长大,长不大也就算了。
老,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,眼花了,就不看;耳聋了,就不听;牙掉了,就整吞;走不动了,就瘫着。这有什么办法,谁老谁活该。
病,人吃五谷杂粮,谁不生病呢?
死,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,父亲死了儿子哭;儿子死了母亲哭;哥哥死了一家全哭;嫂子死了,她的娘家人来哭。
笔锋何其犀利,和张爱玲有的一拼。张爱玲说,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,里面爬满了虱子。萧红和张爱玲的人生,很多的相似之处,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,成年后遇到不对的人,皆是美丽而苍凉的。
若是有来生,我想萧红最大的希望就是有温暖纯良的父母,遇到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。
萧红的父亲是贪婪而冰冷的,萧红写得很挖心,每从他身边经过时,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:他斜视着你,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。对待一个失了母亲的9岁的孩子,如此的,可以说狼心狗肺吧。在这样的父亲身上,即使你挖空心思地努力地讨好他,又能唤起多少的温暖和爱呢?
图片
《呼兰河传》里的萧红,童年岁月的她,很任性很顽皮的孩子,也是很早熟很聪明的孩子,三岁的她已经有记忆了。只是想引起家人尤其是父母的关注吧,所以她像男孩子一般疯癫一般妄为。
我家是荒凉的。实际看上去也很美的,房脊上有透窿的用瓦做的花,迎着太阳看去,很好看的。
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。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,那边住着几个养猪的,养猪的那厢房里还住着一个拉磨的。
西南角上那漏粉的则欢喜在晴天里边唱一个《叹五更》。
养猪的那一家的几个闲散杂人,常常聚在一起唱着秦腔,拉着胡琴。
那拉磨的,夜里打着梆子通夜的打。
看上去一派热闹祥和,哪有荒凉的影子。原来在寂寞而忧伤的萧红看来,没有内容的空寂,没有希望没有明天,如同她自己的人生。
图片
实际我们每个人,在叙说童年的时候,首先是幸福快乐的家的载体,就是我们最初的家——老屋,老家的老屋,对于我来说,如同是一个时光宝盒,一个很有仪式感的地方,人生很多的“第一次”源于它。它是轻抚你脸颊的的长满老茧的母亲的双手,它是斑驳纵横的石磨发出的“隆隆”声音,它是那条长得丑丑的脏脏的大黄狗……
相比萧红短短的人生,她享受到俗世很少的爱,她是一个极度缺爱的人,这给她悲怆的一生埋下了定时炸弹,随时会给她带来灭顶之灾。
萧红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,家境不错,有30多间屋子。但是她那颗“早醒而忧郁的灵魂”是空虚的是零落的。
图片
好在呼兰河城里住着祖父,还有那个童年的瑰丽梦想——后园。
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,祖父的笑,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。
祖父都在后园里边,我也在后园里边。祖父戴一个大草帽,我戴一个小草帽 ,祖父栽花,我就栽花,祖父拔草,我就拔草……
美丽的后园,处处皆是活着的灵动的东西,童年岁月里最是美好的。
花开了,就像花睡醒了似的。鸟飞了,就像鸟上了天似的。虫子叫了,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。一切都活了。都有无限的本领,要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要怎么样,就怎么样。都是自由的。
祖父和后园是童年萧红的所有的温暖和爱,是她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,是她一生的向往。唯有这些,点点滴滴的陪伴与爱恋,像是冬日透过树叶罅隙里的一缕缕暖阳,炙烤着那颗幼小稚嫩的心灵。
祖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小孙女的肩上,而后又放在头上,慢慢地亲切地对她说,快快长吧!长大了一切就好了!
祖父走了,带走了所有的温暖和爱,连同希望和美好都像落日一般,明天再次升起的旭日已是明天,落日亦是明天的落日,不再是今天的一切。
童年时期的萧红,最终把祖父视作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,她想拼力爬上岸,她想简单自由地沐浴在阳光下,她想得到更多的爱,父母的爱。
实际父母的爱,本应是童年岁月最不可或缺的。
图片
纵观14万余字的长篇小说里,叙述父母的文字寥寥无几,看上去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者。
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里,无论富足还是贫困,父母都是主角一般屹立着,严父慈母是最传统的家庭里该有的模式。
在你耄耋之年时仰靠在阳台的躺椅上,回忆自己的童年,想起的依旧是老屋,在老家的老屋里,随处可拾起一段情感,翻新的地方依旧刻骨的记忆。
有时候在阳光的映照下,仿佛看到慈祥的母亲站在院子里,笑意盈盈的望着你……
遗憾的是,如此慧睿而灵秀的萧红,极少得到关爱与尊重的眷顾。
她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,她缺乏爱和被爱的力量。她总是把最爱的人视作救命稻草,甘心情愿为他洗衣做饭为他身怀六甲。但是,又有谁像她的祖父一般,无私无欲的为她奉献一切呢。
她短暂的一生,悲苦的一生,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,不如说她一直在坎坷的路上,拼命地寻找着她想要的爱,她该得到的爱。
她说,女性的天空是低的,羽翼是稀薄的,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。
她小觑了自己。
实际她自己如此的有力量,她自己就是一棵树,不是依附于他人的紫藤。她应该展开那双隐形的翅膀,拥有自己一方的蓝天,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。我们无法选择原生家庭,却可以选择如何对待自己。我们无法强求所有的人都主动爱我们,却可以选择积极交好他人。我们无法选择糟糕的过往,却可以选择勇敢面对人生。
一个人只有自爱自强,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善待和爱。如果你过往未曾好好被爱,请以最大的勇气忽略过往,从现在开始好好爱自己,积极去生活,曙光就在前面,只要你努力去争取。
图片
萧红的人生,是不幸的,好似风吹雨打的那朵黄瓜花,像她说的那般,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,就开一个黄花,愿意结一个黄瓜,就结一个黄瓜。若都不愿意,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,一朵花也不开,也没有人问它。
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,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。萧红不幸的人生,早已在童年就被注定下了,即使她极力挣扎狠劲摆脱童年带来的系列阴影,终究是没走出来。
除却萧红,“传奇的海上之花”张爱玲的童年也是不幸的,有人说,家庭决定孩子的性格,总是有道理的。张爱玲幼年时父母争吵不断,母亲出国,父亲再娶,遭受非人的虐待,为她以后的人生抹上了一笔悲凉的色彩。
俗话说,家人都是几世修来的缘分,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,上帝眷顾着,才让几个人在这茫茫宇宙泱泱人间遇到了,成为有血缘关系的相互扶持彼此关爱的一家人。像林清玄说过的,家家都有清风明月,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。
为了这几世修来的缘分,每一个人都应该温柔以待,给予彼此温暖和爱。
萧红,你走得这样慌忙,深深为你叹息!
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,在腾讯【企鹅号】【喜马拉雅】【360图书馆】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。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